Select Page

新加坡房产市场

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开放的国际化都市,其房地产市场与其它环球城市一样,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由住宅,商业,和工业地产组成。住宅的买卖和租赁占据总交易数量的绝大多数, 商业和工业房地产的交易数目相对较少。从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发布的数据来看,非住宅产业如商业,工厂的价格走势和住宅产业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变化幅度不同和反应稍微有点延迟而已。

就新加坡住宅市场来说,房产类型非常多样化,覆盖公共住宅和私人产业两大类。提供从政府组屋,私人公寓,到联排有地住宅,独栋洋房和优质私人洋房,以及一些商住混合的私人单位,  尽量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多元化的住房和投资需要。

政府组屋(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Flats)

政府组屋或公共组屋是新加坡住宅市场的基石,由政府机构建屋发展局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HDB) 统一规划,开发,管理和买卖交易等。新加坡政府秉承居者有其屋的政策, 经历50多年的发展,到2019年, 已经建造了超过1百万套公共组屋,大约81%人口居住其中。房地产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相互融合是新加坡公共住屋政策的独特之处,让新加坡人能通过房地产规划退休生活,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保持公平。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当中,新加坡公共住屋拥有率高达90%,香港和韩国最低,只有55%;新加坡公共住屋的数量占房地产市场的比率也最高,达83%,其次是香港为50%,其他地区都低于10%。Singapore HDB estate 政府组屋区分布

新加坡的组屋是为了满足全体公民和永久居民家庭基本住房需要, 而兴建的99年契约的公共住屋。根据建屋发展局2019年的数据,新加坡的组屋分布在26个市镇区内, 分别是宏茂桥(Ang Mo Kio, 50,728套), 勿洛(Bedok 62,156套), 碧山(Bishan 20,072), 武吉巴督(Bukit Batok 43,624套), 红山(Bukit Merah 54,734套), 武吉班让(Bukit Panjang 35,325套) , 蔡厝港(Choa Chu Kang 48,900套), 金文泰(Clementi 26,601套), 芽笼(Geylang 30,189套), 后港(Hougang 56,561套), 裕廊东(Jurong East 24,122套), 裕廊西(Jurong West 75,208套), 加冷/黄埔(Kallang/Whampoa 39,931套),白沙(Pasir Ris 29,6544套),榜鹅(Punggol 49,909套), 女皇镇(Queenstown 32,676套), 三巴旺(Sembawang 27,351套),  盛港(Sengkang 67,115套), 实龙岗(Serangoon 21,634套), 淡宾尼(Tampines 70,754套), 大巴窑(Toa Payoh 38,454套) , 兀兰(Woodlands 69,900套) ,义顺(Yishun 64,334套)。另外其他地区包括武吉知马(Bukit Timah), 市中心(Central Area), 马林百列(Marine Parade)约22,418套。Singapore HDB recent year transaction trend 新加坡组屋近年来的交易走势

当组屋屋主住满5年后,就可以在公开市场自由出售给公民和永久居民家庭, 形成一个非常庞大而又稳定的转售组屋市场。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的图表,最近几年来,组屋每年的转售交易数量从2万套到3万套不等, 组屋的每年出租交易量则在3万套到4万多套之间, 而每年市场上会出现近2万套的满五年屋龄的新组屋进入转售市场。逾百万套的公共组屋可以说是房地产市场的定海神针, 其价格走势也会间接影响私人住宅市场的基本走向。虽然说是政府组屋,但其实其设计结构,建造质量,公共设施和周边景观与时俱进,追赶私人公寓的水平,品质堪称一流,绝非廉价便宜货的代名词。房地产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相互融合是新加坡公共住屋政策的独特之处,让新加坡人能通过房地产规划退休生活,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保持公平。从新加坡居民人口组成来看,截至2019年,全国大约有328万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约占居民人口的81%。

执行共管公寓 (Executive Condominium, 简称EC)

执行共管公寓EC是新加坡独特的兼顾公共组屋和私人住宅特色的混合型住屋形式,由建屋发展局统一规划,私人发展商参与建造。EC是为满足新加坡“夹心层”中产阶层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推出的特殊私人公寓项目,只面向新加坡公民家庭,买家需要满足家庭构成,家庭收入和住屋情况等特殊资格条件才可以申请购买。由发展商标地设计建造,其品质和特征与大众化私人公寓相差无几, 单位售价则会比私人公寓便宜20% ~30%不等。这种混合型住屋深受新加坡人家庭喜爱,极大地满足了他们追求私人公寓生活方式却又觉得自身财力不足的需要。

EC项目都位于卫星市镇,基本上远离市区。如果按照新加坡房产区域市场划分,属于非中央区。本地市镇EC项目排行榜上,盛港(Sengkang, 10处) ,榜鹅(Punggol, 9处),蔡厝港(Choa Chu Kang, 7处), 兀兰(Woodlands, 7处),白沙(Pasir Ris, 6处) ,淡宾尼(Tampines, 6处),三巴旺(Sembawang, 5处)和义顺(Yishun , 5处)排在前8名。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推出EC项目会优先考虑非成熟和新兴市镇。这些市镇的年轻家庭人口比较多,受过大学教育的家庭比较多。非常符合执行共管公寓项目的发展初衷,有效地满足了中产夹心层家庭的提升公寓生活的期望。

Singapore EC projects 新加坡近年来EC公寓项目

自2004年EC项目推出以来,新加坡建屋局已经推出了68处这种“政府公寓“项目。累计建成和在建了3万套混合私宅单位, 其中过半数量的EC项目已经自动私有化,完全相当于私有住宅。外籍人士可以买卖。这些公开市场上的执行共管公寓住宅,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政府组屋和私人住宅之间的售价差距。成为为不少组屋住户群体提升者的购房福音。这是新加坡房产市场的特殊住宅类型,可以看出,新加坡政政府对这种起步型公寓项目持支持态度,符合建屋局购物资格的公民家庭对这种实惠型公寓项目也是非常感兴趣,积极踊跃选购。2019年和2020年初,本地推出了Piermont Grand和Parc Canberra两个执行共管公寓项目,认购率都超过了50%。 2020年3月开盘的OLA EC项目也受到欢迎。相信政府和发展商会继续推出EC项目, 而市场的反应应该不错。

私人公寓 (Condominium &Apartments)

与百万套组屋单位相比,新加坡也有高度发达的私人住宅产业,这包括私人公寓(非有地住宅)和有地住宅。新加坡政府在发展私人住宅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由国家发展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MND))牵头,市区重建局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领导,建筑建设局,律政部,国内税务局等协调,私人发展商参与开发。与政府组屋相比,私人公寓提供了更大的隐私和更多的公共设施。非有地住宅就是我们常说的私人公寓,分布在新加坡28个邮区。既有满足广大组屋提升者的大众公寓项目,也有分布在核心中央区的精品公寓和豪华公寓项目。这些公寓项目,结合新加坡的热带季风气候,建有标准游泳池,居民停车场,居民俱乐部,健身房,休闲泳池,儿童游乐场,网球场或者多用途球场等等设施,满足人们现代舒适的公寓生活。位于乌节路,中央商业区的豪华公寓,不少项目包含奢华品牌的厨卫家俬,私人电梯和私人泳池等等, 给住户带来贵宾版的环球城市的生活体验。

外籍人士可以在新加坡投资非有地住宅单位(1套或多套),包括公寓单位,商业和工业房地产单位。如果入籍新加坡,则也可以投资有地住宅单位(俗称洋房/别墅)。新加坡政府在十多年前,美国911时间和亚洲萨斯事件发生之后,与时俱进,决心开放博彩娱乐业,并将之与观光旅游和商务会展经济相结合,催生出滨海湾金沙和圣淘沙名胜世界2座大型综合娱乐城,每年在滨海湾定期举办F1夜间赛事,这些都是新加坡迈向世界宜居宜商娱乐之都的重要举措。新加坡的高档房产也迎来大发展,不论是在十多年年前开发的滨海湾金融区和圣淘沙住宅区,和车水马龙的中央商业区,还是久负盛名的传统豪宅云集的乌节路,里峇峇利路,东陵路,武吉知马路和荷兰路等第九/十邮区,一座座豪华公寓项目拔地而起。不少来自中国(包括港澳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高净值人士成为这些高档产业的新主人,这些获得富豪人士青睐的豪华公寓单位的售价从几百万美元到几千万美元不等。

如果品质和标准是您的终极考量,无论是3百万美金以上的核心中央区的优质公寓,还是千万美金级别的顶层豪宅,还是位于中央商业区附近5百万美金以上的优质店屋(纯商业用途/非有地),都可以是您的不二选择。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让新辉家园带您逛透透这些豪华公寓项目,徜徉在新加坡知名豪宅发展商(如城市发展,远东机构,国浩置地,嘉德置地,永泰控股等等数十个发展商)的倾心大作中,俯瞰滨海湾和新加坡海峡,远眺武吉知马山和绿树红瓦,感受乌节路和滨海湾的购物狂欢。

有地住宅 (Landed House)

在新加坡,有地住宅主要有排屋(Terrace House),半独立洋房(Semi-Detached House),独立洋房(Bungalow)和优质独立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这些住宅属于受管制住宅(Restricted Properties)。据统计,有地住宅在新加坡比较稀少缺,政府几乎没有审批新的有地住宅区,近年来新加坡的有地住宅数量稳定在有6万6千套到6万9千套左右。

Number of landed properties in Singapore from 2009 to 2018

有地住宅是新加坡私人住宅里最顶级的住宅类别, 主要分布在武吉知马(Bukit Timah),东陵(Tanglin),荷兰路(Holland Road),罗敏娜(Novena),马林百列(Marine Parade),勿洛(Bedok), 实龙岗(Seranngoon), 后港(Hougang),汤申上段(Upper Thomson)等地区。从全岛范围来看,新加坡总共只有58个确认的有地住宅区, 2018年总计约有6万7千套有地住宅。这些有地住宅分为永久地契, 999年地契和99年地契几种。从售价看,排屋售价2~4百万元不等,半独立洋房从3~6百万元不等,独立洋房5百万元到1000多万元不等,而优质独立洋房则从1000千万元到3亿新元不等。

Singapore landed house area 有地住宅区

优质独立洋房是新加坡最顶级的住宅类别。 在本地只有39个特别优质独立洋房区, 分布在第10,11,21和 23邮区,其最小面积须不小于1400平方米,房屋高度不能超过两层。一般的独立洋房则要求其面积不能小于400平方米。半独立洋房则是两个独立洋房共享公共墙,连在一起, 每个半独立洋房其面积不能小于200平方米。排屋则是一排肩靠肩相连在一起的其中一个单位,最小面积不能小于80平方米。

Singapore landed house type 新加坡有地住宅类别

Singapore good class bungalow areas 新加坡有质洋房区

新加坡总数近七万套的有地住宅,近年来每个月的成交量大约在100套左右,每年的成交量在1200-1400套左右,平均尺价相当于$1200 to $1350元。基本上相当于新私人公寓楼盘单位交易的10%, 相当于组屋转售量的5%左右。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本地有地住宅售价自从2017年初开始,就进入上升期,到2019年底的三年尺价累计增幅近$300元, 增值潜力非常稳健。singapore landed house transactions 新加坡有地住宅交易走势

根据住宅法令,外国人士购买有地住宅时, 需要事先获得新加坡政府机构的批准。申请者的最低要求有必须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并且对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和显著贡献等。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外籍人士对新加坡有地住宅的需求, 新加坡政府特别在圣淘沙岛东部开辟了离岛有地住宅区,这些住宅区都是99年地契。外国购买者申请时,原则上都会批准。foreigner apply for restricted property Signapore 外籍人士购买受管制房产

 

新加坡升涛湾别墅区(Sentosa Cove)

如果外籍人士希望购买有地住宅,那就来新加坡升涛湾别墅区(Sentosa Cove)吧。升陶湾是目前新加坡政府唯一允许外国买家购买的有地住宅别墅区域,座落于举世瞩目的世界级度假胜地圣淘沙岛东部,占地约117公顷,包括1720套公寓和420栋洋房住宅,属于新加坡罕见的的海岛别墅住宅区。住在圣陶湾的富豪,每天都能在海风,海浪,游艇和高尔夫中享受奢华的生活。虽然身处大海边,也能方便快速的连接到本岛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娱乐中心。 升陶湾距离的商业中心乌节路仅15分钟的车程;距离金融中心滨海湾10分钟车程;距离新加坡国际机场 25分钟的车程;距离新建的世界级综合娱乐度假中心圣淘沙的名胜世界仅5分钟车程。新加坡sentosa cove 升涛湾海景别墅

升涛湾被两座国际高尔夫球场和大海包围,中间以新加坡最顶尖的游艇俱乐部(One 15′)分成北翼(The North Cove)和南翼(The South Cove)两个区。北翼地区有3个人造岛屿,它们分别是珊瑚岛(Coral Island)、乐涛岛(Paradise Island)及财富岛(Treasure Island)。北翼自2004年起开始发展,将建成1528间住宅,其中包括214间别墅、30间排屋及1284间公寓。从北翼往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新加坡最繁华的海港、金融区的高楼林立和夜晚璀璨的灯光。

南翼有两个人造岛屿:珍珠岛(Pearl Island)及丽沙岛(Sandy Island)。南翼自2006年起才开始陆续推出新的楼盘,陆续建有900多间住宅。从南翼往南边眺望,可以看见新加坡南部的海岛,和梦幻迷人的无敌海景。新加坡政府有意把升涛湾打造成世界级的高净值人群的家园,累计包括新加坡,中国,印度,印尼,英国,澳洲等地20多国的富豪入住升淘湾。

近年来新加坡私人住宅市场走势

私人房产市场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走低,随后接连经历了互联网经济泡沫和SARS病毒侵袭,其房地产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直到进入2006年后才开始恢复性走高。2007年则经历大幅攀升,到2008年上半年几乎恢复到1996年时的最高位。然而源自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 机席卷全球,新加坡房地产市场也应声急挫,到2009年第一季度再次探底。为刺激经济,美联储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促使银行借贷利率趋向于零,鼓励银行信贷和人们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在这种低利率环境和大量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长达四年的走高势态, 从2010年开始已经突破历史最高位并且持续升高直到2013年。

也就是在这四年“黄金时代”, 新加坡政府接连出台了八轮房地产调控措施,不断调整土地和房产供应,推出限购政策,挤压短期投机取巧行为,持续稳定房地产市场。从2013年下半年起,新加坡房地产市场进入4年的缓慢下滑期,价格走软,交易量萎缩。直到2017年初,随着政府稍微放宽房地产政策,积压许久的市场需求促使许多买家入场,发展商和转售市场双双回弹,交易量攀升,价格也是止跌回升。私宅集体出售交易量创十年来的新高,大量资金有回笼到市场上来。大家普遍认为,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周期开始了。果不其然,新加坡私人住宅市场价格在2017年取得1%增长, 2018年取得7.9%, 2019年则取得了2.7%的增长。

Singapore private home price index 2015-2019 ura 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走势

如何理解新加坡私人房产价格走势?

新加坡私人房产市场兼具自由市场(体现为买卖自由,价高者得,反映真实市场价值)和政府调控(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挤压投机泡沫)的双重特点,这是由新加坡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新加坡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开放的非有地住宅市场和工商业地产市场,国内外基本可以自由买卖),亚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国际资本可以自由出入,这其中一部分就进入房地产市场,间接影响着房地产价格。 

事情的源头还是在国际资本逐利本质,2008~2009年源自美国华尔街的次贷风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头大哥美国实施了好几轮量化宽松以及财政救助行动,向市场注入了大笔的流动性,其他经济体也纷纷跟进,市场流动性大增。“钱多了”,银行借贷利率也创下新低,局部缓解了金融危机和刺激了经济反弹。但是这种狂印钞票维持低利率借贷环境的举措却带来令人诟病的后遗症。

大量热钱四处游走,不少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推高价格。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在新世纪初进行经济转型,调整经济政策,欢迎外籍人员来新加坡工作创业,这样的政策一直延续到2009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热钱,低利率,加上人口增长,新加坡的私人房价在2008年猛挫后开始在2009年大涨,渐渐脱离了经济基本面。于是乎,新加坡政府轮番出手,几年下来连续出台了多轮调控措施,这才在2013年扭转了连续四年的大涨期。戴着额外印花税和收紧房贷政策的紧箍咒,不少实力有限的买家观瞻不前,从2013年到2017年4年间,私人房产价格开始进入调整阶段,累计缓慢下滑11%多,市场交易量也在缓慢萎缩。

另一方面,从2009年后次贷危机开始,各路发展商凭借低利率环境,频频出手,大举标地,陆续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私宅项目,全岛各地的公寓楼盘项目展示厅里人头攒动,交易量飙升,一片繁荣景象。高达几万套的私宅项目从2015~2017年间陆须完工,这些发展商相应地收到尾款,荷包鼓鼓而土地库存见底,开始四处寻找机会,竞标地皮。就发展商而言,这时候的新加坡房地产市场也风起云涌,不光有本地大大小小的数十家发展商,来自马来西亚,澳洲,中国(包括港澳地区)等地产商也走出去,进行国际化布局,新加坡也相应地迎来了这些财大势雄的“过江龙们”。

翻看新加坡2015年到2018年的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我们经常看到在政府售地计划下屡创新高的土地标价。价高者得,可惜第一名只有一个,算下来每个发展商能拿到手的地皮其实都很少,更多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嗅到商机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们开始游说老旧私宅的屋主们坐下来协商集体出售,大赚发展商一笔。在这种背景下,从2016年开始,本地市场上开始集体出售开始回暖,终于在2017年掀起私宅集体出售风潮,直到2018年7月初新一轮降温措施实施才告一段落。这波集体出售热潮创下十年来集体出售交易额最大的记录,而且风风火火地推高了私宅土地标价,涨幅达20%到50%不等,进而引发私宅转售市场坐地起价,非核心中央区的新公寓售价不断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新高,就连执行公管公寓的售价也突破1000元/平方英尺。这场由房产资本周期性推动,诸多发展商激烈竞争,国际资本推波助澜的土地价格飙升的盛宴,出其不意被政府当头棒喝,“切莫疯狂标地,推高房价,恶化亲商环境”。7月6日起,广大客户是不要虚高的房价的,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房产价值。那种买地时拼命加价,卖房时又拼命给优惠和特别财务解决方案的情景,其实是偏离房地产市场为经济保驾护航的基础性作用的。

与私人住宅市场不同的是,新加坡公共住屋市场从2007年起持续六年走高, 整体房价已上涨了90% 以上, 基本没有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一方面是2007年到2010年间,新组屋长期供应不足,居民对转售组屋需求巨大,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加上之前相对宽松 的移民政策,很多新永久居民家庭纷纷购买转售组屋, 位于成熟社区如碧山,大巴窑,红山,女皇镇等的组屋价格更是上涨迅猛。政府从2009年开始,收紧移民政策,随后开始加大新组屋的供应, 也进一步提高中低收入公民家庭购屋公积金津贴,进一步调控转售组屋市场,如2010年8月起, 转售组屋必须住满5年时间才能在公开市场上转售,接着调低组屋贷款债务偿还比率(mortgage servicing ratio),缩短组屋贷款年限(loan tenure)。 组屋市场从2013年到达高峰期开始回落,2016年以来比高峰期跌落10%-15%不等,目前转售市场进入稳定期,2019年交易量依旧活跃,转售价格波动不大。Singapore HDB resale price index 新加坡组屋转售市场走势

如何理解新加坡在国人海外房产置业和投资的独特价值呢?

被誉为亚洲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堪称亚洲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国家之一。新加坡地处世界航运的咽喉要道,是东南亚的经济金融航运中心,距离亚洲/澳洲的重要城市七小时航空交通圈的中心,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和欧美裔等多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自英国人莱福士登陆新加坡,历经200年的苦心经营,塑造出今天的亚洲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政府法治开放透明,公平公正任人唯贤,贯彻执行双语教育体系(各种族母语+英语),宜居安全卫生干净,保护私有财产(包括私人房产)。国际权威机构评价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宜商的城市,她既联通东盟市场,也通达欧美市场,又外接中印韩市场,可谓左右逢源,通达全世界。

新加坡与变求变,始终秉承开发理念,积极加入世界各主要组织,提出了具有创意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获得世界贸易组织的高度赞赏和各国的积极相应。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已经和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超前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应对谋略,高效的行政手段,广泛的世界联系,为新加坡继续成为全球竞争力领先的经济体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年中国与新加坡完成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升级版的自贸议定书于2019年10月生效,这会进一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和完善双边自由贸易。投资新加坡房产和新加坡中国经贸合作

我们知道,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18年间,经济发展历经建国70年的厚积薄发,欣慰地实现了超英赶美的阶段性目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和制造业大国。虽然当前我们面对中美全方位的战略竞争,面对欧洲美日韩等的民粹主义制肘,也面对异常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而且邻国国情千差万别),但是几千年的经验表明,中国肯定可以克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伟大复兴。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比作正在上升的海平面,正在吞噬海岸线(就像淘汰落后经济体竞争对手),而新加坡就像驾驭舰船的舵手,水涨船高,一面在海上驰骋,一面在抓住机会靠岸爬山,转型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受益于中国的全面崛起。换句话说,只要中国的经济发展越好,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就越好。这是因为,自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就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和灵活性,以为国民谋福利为己任,秉承诚信理念和高举法治旗帜,公平务实开放透明。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每当我们静下心来,都要对中国有信心,对新加坡同样要有信心。网友们可以登录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官方网页,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经济生活经商和国际声誉等方方面面的详情。

在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中,紧靠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是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先后开设了“一带一路”相关的短期培训课程。2018年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新增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支点作用。2017年新加坡对华投资占“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5%,中国对新投资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29%。两国企业携手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在基础设施、矿业开发、园区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加坡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中新密切的合作关系吸引了大批中资企业来新投资兴业。据统计,目前在新加坡注册登记的中资企业超过7000家,经营范围涵盖贸易、金融、航运、基础设施、物流、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截至2017年末,中国累计对新直接投资445.7亿美元,2017年达63.2亿美元。2018年中国向新加坡派遣劳务人员近3.1万人,截至2018年底在新劳务人员超过9.7万人,新加坡继续为中国外派劳务第二大目的国。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新加坡位置

另外大家也知道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有不少官方合作, 包括中新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和新加坡还正在开展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等其他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交流与合作,强化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另外南京,广州和新加坡官方企业间也有大型合作项目(譬如生态岛,知识城之类)。多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曾经前来新加坡学习交流;数千家中资企业也在新加坡落地创业; 每年数十万的中国游客来新加坡旅游商务考察和交流。从官方到民间,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交流是如此紧密,可以说国人对新加坡是前所未有的了解,也对在新加坡购置房产也是前所未有地放心。就是在大家心目中新加坡是非常法治,开放和公平和透明的,也有干净整洁市容和亲切舒心的华语环境。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